原帖由
zerox101 于 2014-2-1 21:44 发表
光束盾不是依靠粒子间的作用来抵抗光束的吗?个人理解是,Beam大多是非连续的,阻挡一发后,还是有热量被传递到机体,但是因为有光束盾的抵消作用,产生的热量对机体本身影响不大,但是在冲入大气层中,相当于长时间被beam击中,是否会 ...
航天飞机的机体还要考虑返回过程中气动加热所产生的极高的温度。从减低气动阻力以减少气动加热的角度看,航天飞机应该采用尖锐的头部。但理论计算和实验证明,再入过程中极高的速度使气动加热的升温速度太快,尖锐的头部对减小气动加热的作用微乎其微,头锥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高度集中的热负荷,根本没有时间散热,将很快被烧毁。耐热材料或隔热、散热、导热技术只能略微推迟被烧毁的时机,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被烧毁的结局。1951 年,NACA(NASA 的前身)物理学家亨利·艾伦在机密的内部研究中发现,高速再入大气层的航天器前端对空气产生强烈压缩,在前方大气中形成一个伞状的激波锥,激波前沿的空气密度急剧升高,在航天器前面像一堵移动的墙一样,航天器则在激波锥的尾流中前行。由于和前方静态空气直接接触的是激波锥而不是航天器本身,气动加热主要由激波前沿和前方的静态空气之间的压缩和摩擦产生。如果航天器表面和激波前沿保持一定的距离,气动加热所产生的热量将主要在空气密度较高的激波内传导和耗散,航天器在周围宽厚的边界层保护下,本身承受的热负荷就要小很多。于是,降低航天器热负荷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使激波锥前移,尽量远离航天器本体。根据这一发现,亨利·艾伦提出航天器的头部应该是钝形,而不是尖锐的。钝形头部可以有效地在减速过程中,在艏部推出一个宽大和强烈的激波,并使波前锋远离艏部和周围,就像平头的驳船船首推开的波浪一样。这就是为什么宇宙飞船、航天飞机、洲际导弹的头部都采用钝头锥体的原因。事实上,如果能够确保航天器在再入过程中不至于翻滚,平底朝下的再入姿态可以产生最大的保护效果。
原帖由
fg91 于 2014-2-9 06:59 PM 发表
我突然想起一个问题,IFB本身不能阻隔空气,也不能靠光束盾中的MEGA粒子来阻隔迎面气流,那么机体本身的气动外形就很重要了,还要想办法控制形成的激波锥在光束盾前方……好吧明天上班不想再深入考虑下去了…………脑仁疼:a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