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游客! 注册 | 登录 | 资料修改 | 用户必读 | 搜索 | 管理
奖罚日志 | 排行榜 | 精华区 | 废弃区
 阿纳海姆 〖版主: Mr.Wang(Mr_Wang) | 十年前是正太,五年前是小白(Old_Type) 〗
HP:100 | 气力:100 页码:  1
作者 主题:次世代全领域战术可变式战斗机发简史
离线 马克螺丝加农
(Arksyz)
所 属:联邦
等 级:上尉
帖 数:544
EXP:1484
 
发表时间:2003/10/22 9:24:25

[前言]

  A.D1999年7月,未知外星生命体的巨大宇宙战舰“ASS-1”坠落地球,这一击改变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从这艘宇宙战舰上获得的大量远超现有技术水平的科技成果(Over Technology of Macross,即O.T.M),加快了人类社会前进的步伐,其中更是开发出了被称为Valkyrie(以北欧神话中主神奥丁的侍女名字命名,也称为女武神)的次世代全领域战术可变式战斗机(Advanced Tactics Variable Fighter,简称“A.T.V.F-X”)。

  本文主要从开发背景和战场三要素——速度、火力、防护方面,对统合军Valkyrie系列的开发历史作一次简单的归纳总结。


[VF-0篇]

  随着国与国之间在意识形态、价值观等方面的对立尖锐化,这种矛盾迅速升级为国家间的主要矛盾,两大对抗阵营形成了,以统合政府与反统合联盟主导的统合战争打响。同时获取了O.T.M的全球顶尖科学家、技术人员随着统合战争的打响而分属于双方阵营,各自开始了基于O.T.M的可变式战斗机的开发。

  首先需要特别介绍的是,反统合联盟的主力机体——SV-51。在接受了反统合联盟的新型机定单后,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以色列航空工业以及道尼尔公司便着手开始了统一运作,力求在时间上取得先机,很快,继承了苏/俄式SU系列、MIG系列高性能的SV-51以先期试生产可变形战斗机的姿态投入了对统合军的闪电打击并取得了突袭作战的成功,统合军Illustrier远洋航母编队被只配备有少量SV-51的反统合联盟突击队所重创,一方面归功于打击的突然性和诱敌战术运用得当——利用旧式的MIG-29作饵,诱使敌主力舰载机群远离母舰,防备空虚,被SV-51编队大破;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新型机与常规武器相比之下的高性能与高战斗力——>

  速度方面,2台“アビアドガテル”D-30F6X涡轮喷气发动机有效保证了11000米高度下2.81马赫的最大速度、22500米的升限、1610公里的续航距离;火力方面,配备的1门12.7毫米Gsh-231机载航炮和55毫米Gsh-371外置弹夹式速射炮(配弹120发),加上挂载于两翼翼尖可作飞弹发射器和辅助油箱使用的大型复合荚舱,每具能够搭载“兹洛波夫”SA-19M小型制导飞弹18枚,6个外挂点可以挂载大多数符合原华约标准的外挂武器,有效保证了对常规武器的火力优势与近距离格斗战的需要;防护方面,装备有SPO-15C全方位被动式雷达预警系统、RP-51主动式索敌系统、SWAG能量转换型装甲、APP-60铂条/曳光干扰弹发射器有效提高了战场生存力。另外,SV-51还具备一定的水中行动能力,由潜航空母搭载实现潜射潜收,更是增强了反统合联盟在短时间内进行全球部署能力和全领域作战能力。

  与反统合联盟不同的是,按照原定计划,准备以热核喷射引擎作为主要的动力来源的VF-1才是统合军的主力机体,VF-0本是个不该存在的型号,但在整体结构近乎完成、准备制造测试型机体XVF-1之时,所有的计划流程都被SV-51的突然出现打乱了,为了对抗SV-51,统合军紧急将测试型VF-1的基本设计结构加上实战装备与常规高性能燃油引擎,VF-0诞生了,并以“Skull”(骷髅)为番号合编为试验型中队,由新型空母CVN-99“アスカ”号搭载投入实战。虽然SV-51设计比VF-0早,与同为先期试作型号的VF-0相比有着更高的完成度,但VF-0仍然拥有不亚于SV-51的性能——>

  初期型号为VF-0A(一般量产型)和VF-0S(指挥官专用型)两种。速度方面,作为替代动力源的是2台新中州重工开发的“タ-ボファソジエツ改”EGF-127涡轮喷气发动机,使得VF-0拥有11000米高度下2.74马赫的最大速度、25000米的升限、1775公里的续航距离;火力方面,除了常规配备的机载航炮外,装备有头部小型镭射炮和一支3管35毫米GPU-9加特林炮(配弹550发),此外还配备有12枚AIM-130A中距离格斗用对空飞弹;防护方面,SWAG装甲、铂条/曳光干扰弹发射器等成为标配。另外,改进型的VF-0D是以强化高机动空战能力、载重量与电子战能力为设计目标的,虽然速度下降到2.62马赫,但是却具有26500米的升限与2200公里的续航能力。

  总之,可以这么说,作为第一次宇宙大战的预演,统合战争成为后续型号Valkyrie的测试场,而VF-0就成为了VF-1的先期试作机,在这场宏大的实战中积累了不少实战与技术数据,诸如Gerwalk/Battroid/Fighter三段变形,与头部小型镭射炮配合使用的镭射瞳孔定位系統,紧急维生系统,以及作为人形机特有的姿势自动控制系统与随后发展的学习型电脑开始投入实用化阶段等等,为后续机体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VF-1篇]

  随着统合战争以统合军的胜利而划上休止符,另一场更为残酷的大战即将到来,而且对手已被判明为身高将近20公尺的外星生命体,继续强化现有战力成为统合军的重中之重,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继续原先受到统合战争干扰而被迫中断的新型Valkyrie——VF-1的开发。

  在统合战争中许多经过实战检验的高效能技术经过进一步改良后被优先应用到了VF-1的设计中——>

  动力系统,按照原定计划,使用了由新中州重工企业开发的2台Shinnakasu/P&W/Roice FF-2001高热原子核反应涡轮引擎,取代了VF-0上不合时宜且耗油过多的EGF-127,使得VF-1在速度、升限和续航能力方面有了大幅度提升,其中,在海拔10000米高空以下为2.71+马赫,在海拔10000~30000米高空为3.87+马赫(不带火箭助推发动机所达到最大海拔高度为30000米);武器系统,除了继续沿用头部镭射炮外,作为主武器的3管加特林炮也换装为口径更大、射程更远、射速更高、配弹更多(达到了2000发)的55毫米GU-11-X型,此外根据不同的战术需要,能挂载多种类型的中近程格斗用飞弹或远程对舰用反应弹;防护系统,除了继续沿用改良型的SWAG装甲外,还设计有宇宙专用外挂装甲GBP-1S系统,极大强化了抗打击能力。

  作为一代名机的VF-1于A.D2009年与SDF-1 Macross同时配属于统合军宇宙舰队,到A.D2015年为止共生产了6000架,是产量最多的一种机体,即使到了A.D2040年,通过换装新型反应引擎和主要武器装备等途径提高性能,仍然以约30%的比例在统合军预备队中服役,并在不同时期有着众多的战术分类/改良/改装型号,常见的是常规状态下的VF-1A(一般量产型)、VF-1S(中队以上指挥官或皇牌飞行员专用型)、VF-1J(小队指挥官专用型)和VF-1D(双座教练机)这4种型号。

  另外,通过加装不同部件又衍生出了多种机型——>

  重装型:为了强化火力覆盖密度,必须增加单机载弹量,但是反面效应就是降低了机动性,极易受到敌方炮火反击而损毁,通过增加可拆卸装甲保护,可使得机体抗打击性能得到有效提高,使用了GBP-1S系统的重装型Valkyrie就是该战术理论下的产物。分布于肩部、胸部、腿部,可装载56枚GH-32高机动小型飞弹的10具Erlikon 280毫米飞弹发射器,分布于腰部两侧的6具Laminton H-22T榴弹发射器,以及分布于双臂、可装载18枚GA-100飞弹的两套Erlikon飞弹发射器,确实提供了大范围的重火力覆盖。

  超级型:加装了Fast Pack喷射背包和腿部辅助推进模块后的高机动型号,并且强化了武装,包括双臂的三联装小型飞弹发射器,背部与喷射背包整合为一体的两套HMMP-02小型飞弹发射器,每套配备有Bifors HMM-02小型飞弹12枚。

  强攻型:“超级型”的一个特殊变种,目的在于满足强袭作战的需要(这种战术要求机体以高速独自冲入敌方区域,将全身装备的大量武器全部使用完后高速脱离战区,也就是一击脱离战法),把其中一侧的背部HMMP-02小型飞弹发射器替换为一个独立的RO-X24高能双管光束炮,强攻型的非标准版本通常只分配给统合军的皇牌飞行员和飞行中队长。“超级型”和“强攻型”均以优秀的单机性能很好地服役于第一次宇宙大战时期,并且一直到2020年都作为统合军标准宇宙战斗机,此后他们被编号为VF-4“Lightning-Ⅲ”的新型Valkyrie所取代。

  VE-1:为弥补SDF-1远距离机动预警能力的不足,利用对现有舰载VF-1进行改装,主要通过加装NR-SR-E3/NR-SL-E3快速传感装置单元,从而使Valkyrie同时兼具预警侦察机的功用。

  VF-1R:从第一次宇宙大战结束直到A.D2036年,由于“林明美作战”已被证明是一种对杰特拉帝军和美尔特兰帝军十分有效的心理战术,加上所有的人力物力都被用于战后重建工作上,因此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没有研制新型机体。A.D2036年,杰特拉帝军Neld宇宙舰队来袭,统和军被迫迎战。在战斗中,统和军发现老式的VF-1远远不能满足战况发展的需要,部队急需一种强力机体,但时间紧迫,唯一的选择是对现有VF-1加装新型强化组件,由Takachihoff教授生前设计的SPⅡ型被选中,换装后的机体被分别命名为VF-1AR、VF-1JR和VF-1SR,战斗力有了大幅提升,主要表现在机动性和火力上:2台Shinnakasu/P&W/Roice FF-2002型热核涡轮引擎,配合喷射背包和辅助推进器,保证了4.8马赫的最大速度;由VF-4“Lightning-Ⅲ”装备的EP-4改进而成的EP-5型单管光束加农炮,代替了老式的GU系列加特林炮,提供了更强的火力。VF-1R的及时投入使统合军最终获胜。

  VT-1:与VF-1D不同的是,这种以VF-1为基础改装的教练机,主要用于大气飞行至宇宙飞行间的机种转换训练,直到A.D2047年,在一些殖民行星(如Zola)上还能见到其身影。

  再来看看统合军在第一次宇宙大战时期的几种计划中与正式投产失之交臂的概念机——>

  VF-1 Armored Gerwalk:统合军从机体的泛用性角度出发,考虑到高机动的VF-1系列陆战性能不高,不能有效发挥机体反应引擎的强大机能,因此决定以地面作战中具有高机动能力的Gerwalk形态为基础开发一种与反应引擎相适应机动装甲,在众多的备选方案中,河森重工的设计师水品隆司的方案得以提交军部审核。主武器为背部的2门PBG-53水冷式等离子炮和双臂的双联装大口径速射炮,确实提供了较强的火力,但是由于装备此装甲后VF-1的战斗全重达到了59.6吨,而且无法实现悬停,且不能抛弃作战武器,更不能变形成其它战斗形态,与地面常规装甲车辆相比,总体拥有成本居高不下,因此该方案最终只能作废弃处理。

  VF-X3:统合军宇宙机动作战理念下的宇宙专用攻击机。在设计上省略了Gerwalk模式,反应引擎出力更是达到了VF-1的3倍,并强化了装甲。主武器为两翼搭载的长身管液冷式荷电粒子加农炮,以及机身两侧挂载的3联装榴弹发射器,确实提供了强劲的火力。但是由于该机体在重量和加速力方面过分强化,导致惯性制御系统不能协调运作,使得飞行员难以对机体进行有效的操控。另一方面,由于杰特拉帝舰队对地球的总攻,使得原型机以及一切资料在这场毁灭性炮击中灰飞湮灭,开发计划也被迫终止。

  SDP-1:针对一般型VF-1对舰攻击效能低下,无法长时间投入舰队战的缺点,由SDF-1对现有VF-1进行改装,自行研发的对舰攻击专用型机体。设计目的在于为了在战时能将VF-1由战斗机迅速改造为战斗轰炸机,以损失VF-1部分机动性,换取更强的火力,希望以此能更有效地打击敌方大型战舰。该型号在右舷助推器上搭载了1门大型粒子加农炮可说是除反应弹外,VF-1所能使用的武器中最强的,并可持续发射;左舷搭载了1门3管35毫米加特林炮,由于口径较小,载弹量得以提高;双腿各装备了2具12联装小型飞弹发射器,一次齐射可形成48枚的覆盖密度。但是,缺点也是明显的:由于武器装备过与特殊,超出了VF-1固有火控系统的承载能力,因此必须更换性能更高的火控系统及专用头部组件,而且不能变形为Gerwalk模式,弹头外露的飞弹发射器与高热源喷射背包过于接近也存在着相当的危险性。由于“超级型”与“强攻型”强化模块的开发,和“林明美作战”的成功,该方案最终没有被统合军采用。

  此外还有大量的以不同涂装标识的不同型号的VF-1,但是由于没有改变VF-1的基本结构,对这些换汤不换药的机体这里不作阐述。


平行世界中的番外篇——[VF-2篇]

  平行时空的MacrossⅡ世界中,统合军的主力机体由于编号的特殊性,将作为特殊机体放在这个位置说明一下。

  对杰特拉帝军的战争结束数年后,统合军意识到为了应付未来可能发生的新战事,有必要扩充军备,研发更强的武器装备,特别是成功夺取了原来为杰特拉帝军生产大型战舰和机动兵器的卫星工厂后,加上与地球结盟的杰特拉帝军提供的先进技术,更使统合军具备了研发新型机体的软硬件条件。VF-2系列就是这种环境下的产物,并投入了对马尔度克军的交战中。

  与VF-1相同的是,根据人形机头部构造的不同,同样划分为A型、S型和J型,但是存在大气与宇宙两种专用机体,分别标识为A型与S型,较为著名的是——>

  VF-2JA:大气作战小队指挥官专用型。这是针对大气作战的特点专门设计的机体,由于强调重力与阻力环境下的高机动作战,必须加大喷射引擎的功率,直接导致了发动机体积的增大,使得该型机体比VF-2SS要大,变形为Battroid模式后与VF-2SS相比足足高出了将近2米。主武器方面变化较大的是换装了采用流线型伸缩设计的新型加特林炮。其它装备与性能参数与VF-1同类型机体相比无显著变化。

  VF-2SS:宇宙作战指挥官专用强攻型。参照了VF-1SS的部分设计,继承了许多优点,如附加装甲护盾、小型飞弹发射模块等,特别是配备了1套改进型长身管光束加农炮系统,与VF-1SS的RO-X24双管光束加农炮相比,不但提高了精确度,也使得VF-2SS具备了“一击必杀”的可怕威力,是一种典型的强袭作战机体。

  VA-1SS:统合军针对现有VF-2SS在速度、火力、防护等方面的不足而开发的替代型号宇宙专用机体。该机体有着以往Valkyrie所没有的一些显著特点,除了继续沿用传统的三段变形外,还增加了无重力环境下近身格斗专用的Gundroid形态,与Fighter状态下装配在机首的Plasma Spear配合使用能够大幅提高近身格斗性能;翼展很宽,双腿外侧各内置有三个加速喷口,极大地提高了Gundroid形态下机体的瞬时加速性能。首架试作机在月球演唱会初登场,但是由于没有装载包括Plasma Spear在内的实战武器险些被大破。

  VF-XX:统合军所属杰特拉帝部队专用机体。由于第一次宇宙大战后,相当规模起义的杰特拉帝部队被编入统合军作战序列中,原有的杰特拉帝单兵战斗囊性能低下,根本无法满足未来可能的战事需要,这就要求统合军研发机构根据杰特拉帝人的身体特征和战斗习惯开发一种新型作战机体,很快,型号为VF-XX的新型机开发成功并配属杰特拉帝部队。与VF-2系列不同的是,VF-XX的主武器不是常规的加特林炮,而是光束来复枪。

  Gerwalkroid:统合军考虑到若是将Valkyrie分配执行战舰护卫的任务,不但成本高,而且极易分散战斗力,而Valkyrie的Gerwalk模式却能够很好满足范围不大的小规模机动作战需要,特别表现在防御上,因此,一种纯粹以Gerwalk模式为原形、不具备变形能力的宇宙专用机体被设计出来,并被命名为“Gerwalkroid”。该型号以小型近距离防空飞弹为主要武器,除了机首的小型镭射枪外并未装备有效的近身格斗武器,这也不是它的设计要求,虽然武器不强,但是作为宇宙战舰近程防卫机动兵器已经足够了。


[VF-4篇]

  统合战争基本结束的A.D2009年,与VF-1投入量产同时进行的还有另外一种新型次世代主力机体开始研制。依靠为统合军开发VF-1S并积累了丰富经验的Stonewell Bellcom公司再次接到统合军的定单,被要求开发一种能够成为VF-1后续型号的主力机种,各项性能指标与VF-1相比应该有大幅提升。很快,被命名为“VF-X4”的早期试作机于A.D2010年开始了试生产,这种试作型号的整体设计大部分源自VF-1,有35%的构造部件使用与VF-1同样的规格,更有部分直接使用VF-1的后备配件。

  不幸的是,与VF-X3一样,原形机、设计资料,甚至最初的设计者和Stonewell Bellcom公司的生产线,在杰特拉帝舰队的总攻炮火下全灭。但是由于以参加过VF-1开发的H·Takachihoff博士为首的一部分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战前被分派到SDF-1,从而幸免于难,大战结束后,重新开始了VF-X4的开发,并组织了包括Skull中队队长一条辉中尉在内的许多统合军优秀飞行员进行试飞,终于在A.D2012年,VF-4正式装备部队,被命名为“Lightning-Ⅲ”。随着产量的提高,于A.D2020年完成了以VF-4对统合军现役VF-1的换装和训练工作。A.D2021年,由一条辉和早濑美沙指挥的以Megaroad-01为核心旗舰的第一次超长距离移民船团启航,护航机群为全部装备VF-4的2个战斗机联队共计150架(含测试机)。随后,各移民船团和地球轨道舰队等也逐渐完成新型机的换装。此后的20多年里作为统合军常规作战部队的标准装备,一直服役到VF-11的出现,是在役时间最长的主力机型。

  从各项指标上看,VF-4与VF-1相比有了40%以上的性能提高,主要体现在速度和火力方面的增强——>

  动力系统,2台Shinnakasu/P&W/Roice FF-2011热核反应涡轮引擎和2台Several Pratt & Whitney HMM-1A型高机动飞行加速器使得VF-4拥有高度10000米下3.02+马赫、30000米以上5.15+马赫的最大速度,与VF-1相比有了本质上的飞跃;武器系统,位于双臂的2门EP-4大口径高出力型光束加农炮,其能源供应直接来自反应引擎,可单独射击,也可进行齐射,并能做小幅度的射角调整,同时为了保证近距离格斗战能力,继续沿用了VF-1的GU-11型55毫米口径3管加特林炮,双腿还特别设计有后备弹荚格纳舱,另外,还能根据不同战术环境挂载18枚中程格斗飞弹或6枚长距离对舰攻击飞弹;防护系统,除了改进型的SWAG装甲外,其它与VF-1基本相同。


[VF-X000篇]

  这是统合军为实现与VF-4的“高低搭配”,以VF-1的架构为基础开发的一般量产型机体,包括VF-3000与VF-5000两种型号。

  VF-3000:

  尽管VF-4的宇宙战术性能相当优秀,但是其大气环境下的性能却令人感到失望,在VF-4成为杰出的宇宙专用机体后,统合军开始考虑开发一种能够替代VF-1执行大气环境下作战任务的机体,拥有强大研发能力的新中州重工承接了这项任务,以VF-1J为蓝本设计出了VF-3000,并将其命名为“Crusader”,因此该机体具有许多新中州重工原形机的特色,所不同的是,取消了Gerwalk形态。但是鉴于VF-1J所具有的泛用性,同时也要求VF-3000继承这些优点,不但在大气中应当如此,在宇宙作战性能方面也应该接近VF-4的水准。工程师与评估人员发现,如果将VF-4的反应引擎应用在VF-3000上的话,在任何环境下都不失为一种完美的搭配,但是很遗憾,这样一来,购买成本与往后的维护费用将十分惊人,必须另作考虑——>

  动力系统,采用了2台Shinnakasu/P&W/Roice FF-2050J热核反应引擎使得VF-3000拥有10000米高度下3.0+马赫、10000~50000米高度下5.2+马赫的战速,另外,4个“新中州重工NBS-1”高推力型和18个“P&W LHP04”低推力型姿势调节喷嘴提供了额外的灵活性;武器系统,由包括1门大口径镭射炮和2门小型镭射炮构成的“毛勒”RoV-20镭射系统,与VF-4一样的“Howard”GU-11型加特林炮以及多种中短程格斗飞弹或长距离对舰攻击飞弹等使得VF-3000的火力强度达到了VF-4的水平;防护系统,采用与VF-4一样的SWAG改进型装甲。

  出于VF-3000的高性能,只有为数不多的飞行中队配备有这种“贵族”机体,大多数UNAF和少数UNN的部队放弃了购买计划,转而购买Stonewell Bellcom公司(新中州重工过去的合作伙伴又是现在的竞争对手)的新型机——VF-10。但尽管如此,VF-3000在未来5年中,仍然是统合军首屈一指的大气作战专用机体。另外根据不同的战术需要,还开发出了扩展型号——作为战斗轰炸机的VF-3000B“Bomber Valkyrie”。

  VF-5000:

  A.D2011年,Stonewell Bellcom公司开始设计一种能够与VF-4实现良好搭配的轻量化机体,不久,由于公司与新中州重工航空部合并,设计任务便由合并后的新星重工承接,VF-5000“Star Mirage”便成了新星重工以VF-3000为蓝本开发的第一种泛用型机体。按照设计要求,这是一种低成本的型号,能够满足多数客户的需要。A.D2018年,进入飞行测试阶段。A.D2020年,开始量产,并被大量配备到统合军各地的部队中,扩展型号包括B型(一般单座型)、G型(性能强化型)和T-G型(双座强化型)。在服役期间,VF-5000具有令人满意的速度和可操控性,火力和近战格斗能力方面的特色也使它成为军售的卖点——>

  动力系统,2台Shinnakasu/P&W/Roice FF-2015RB热核反应引擎,使得VF-5000达到在10000米高度下2.85马赫、在30000米以上高度4.73+马赫的速度,另外,VF-5000G加裝大气圈內外两用Fast Pack可到达卫星轨道的高度;武器系统,包括“Howard”GU-14型加特林炮(GU-11型的小型版,能够使用55毫米口径穿甲弹或压制专用弹,后者为Zola星巡逻队使用)和4套小型飞弹发射器,多处外部挂载点允许根据战术需要挂载不同类型的重武器;防护系统,与VF-3000同。

  A.D2029年,量产终了。直到A.D2040年,VF-5000已经是相当陈旧的型号了,大大超出了它的计划服役年限,但是由于新型机产量不能完全满足各新开发的殖民行星守备部队的需要,只好将这种“古董”进行改良,强化性能后配备到那些守备部队中去。


[VF-11篇]

  由于VF-4在泛用性方面,特别是大气作战性能欠佳,必须与VF-X000系列机体实行“高低搭配”,无形中提高了总体拥有成本,因此统合军开始考虑替代型号的研制,开发任务由新星重工承接,编号为VF-11的新型Valkyrie。直到A.D2040年,VF-11“Thunderbolt”依然是统合军实际上继承VF-1标准主力机体,与VF-1一样,根据不同战术需要划分为多种扩展型号——>

  VF-X11:于A.D2022年开始开发的试作机,有两种测试型号,其中一种搭载了能使单机实现时空跳跃的Fold Booster。这里有个关于机体设计的小插曲——前置副翼,这是当时工程师们的争论焦点,虽然前置副翼能增强大气环境下高速飞行时的机动性,但也会降低极速,不过包括担任“Eagle Nest”航空战术中心校长的米丽娅·吉纳斯在内的许多优秀试飞员都非常喜欢这种设计,巧合的是,A.D2028年,准备生产YF-11原形机之际,由米丽娅率领的VF-X11特殊任务分队执行了一场“统合政府主席辅佐官营救行动”取得成功,以及由此获得的大量实战数据,决定了前置副翼在新型机上的应用。

  YF-11:A.D2028年,以VF-X11为基础生产的VF-11原形机,开始最后阶段的实用化测试,进行最终数据采集。

  VF-11:A.D2029年~A.D2040年,正式对“Thunderbolt”进行量产,包括A型(初期量产型)、B型(正式量产型)、C型(强化航电系统型)、D型(双座侦察训练型)和E型(预警侦察型)5种。A.D2030年,统合军开始进行以VF-11对现役VF-4的换装和训练工作,各殖民行星、移民船团、守备部队和轨道舰队开始大量装备这种单机作战性能大大提高的新型机体——>

  动力系统,2台Shinnakasu/P&W/Roice FF-2025G热核反应引擎(D型为FF-2025S型)和多个P&W HMM-5B(D型为HMM-7型)小型姿势调节喷嘴使得机体拥有10000米高度下3.5+马赫、30000米以上高度8.2+马赫的高速以及宇宙环境下的机体灵活性,在不加火箭推进器时可达到42000米的升限,可自力到达卫星轨道高度;武器系统,较为引人注目的是装备了1门全新设计的长身管30毫米6管加特林炮,采用了可更换便携式弹荚,还在首部设计有反装甲刺刀,与以往的任何机体相比,近战能力提高了一个数量级;防护系统方面也有新的特色,首次采用了专用盾牌,在格斗战中与传统的SWAG装甲一起发挥效用,此盾牌还能作为弹荚格纳舱,提高了生存力与载弹量。

  由于VF-11的优良性能,以此为基础,根据不同战术需要又开发出了多种专用型号——>

  VF-11 MAXL Custom:A.D2045年,在Macross7移民船团与Varauta军的交战中组建了被称为“Sound Force”的特别行动分队。根据千叶博士的歌声能源构想,三星工业以VF-11标准型为基础设计出了这架被命名为“Mylene Valkyrie”的特种战术机体,作为“Sound Force”成员之一的Mylene的专用机。不过这是一架混合设计的机体,特殊之处在于,动力系统是来自于未进行过量产的VF-16的2台Shinnakasu/P&W/Roice FF-2099A热核反应引擎,使得机体拥有10000米高度下4.1+马赫、10000米以上22+马赫的极高速度,并能自力到达卫星轨道;驾驶舱的操作平台为贝斯型控制系統,以适合Mylene的习惯;武器系统包括基于歌声能源系统的扬声弹发射枪、声场扩音器,以及格斗用小型飞弹;防护系统采用了新研发成功的微缩型“Howard”PBS-03F“Pinpoint Barrier System”。另外,该机体与专用的Sound Booster对接后能够使歌声能源系统发挥最大效能。在与Protodeviln的最终较量中,该机体被严重损毁,战后重新修复并继续作为“Sound Force”的成员专用机。

  VF-11D Custom:为配合“Sound Force”的声乐战术,由巴顿上校组建的“Jamming Birds”是第二个使用歌声能源系统的准军事化特别行动分队。为此,三星工业承接了为这支特殊部队开发专用机体的任务,新型机以“Jamming Bird”命名,基于双座侦察训练型的VF-11D为基础设计,最大的特点是,装备了内置辅助推进器和歌声能源系统的特制Fast Pack,以及微缩型的“Howard”PBS-03F“Pinpoint Barrier System”。但是,由于该机体强调的是“移点防御”,因此机动性会因装甲的加厚和歌声能源系统的重量有所降低。

  VF-11“Super Thunderbolt”:为增强VF-11B与VF-11C两种型号的宇宙机动作战性能而加装了增强型模块的机体,该增强型模块主要包括一对内置有两套16枚装HMMM-Mk6小型飞弹发射器的NP-BP-11型喷射加速背包,以及NP-FB-11型腿部模組。

  VF-11C重装型:如同装备了GBP-1S系统的VF-1重装型一样,出于特种作战要求,以VF-11C为基础,外挂了一套16吨重的武器/装甲模组。该模组确实极大地提升了VF-11C的火力与防护能力,主要包括了1门三星工业制造的超长身管XS-06型6管加特林炮,位于两肩外侧的2门双联装粒子光束加农炮,以及分布于肩部、胸部、双臂、腰部、双腿的10套小型飞弹发射器,可装载飞弹数达到了惊人的102枚,一次齐射能形成威力强大的弹幕火网;此外,重型防护盾牌能使机体有效抵御常规小型飞弹的打击,提高了机体的战场生存能力。但是,追加的重量与引擎出力的不协调降低了机体的灵活性,同时该形态下的机体也无法变形,因此这套模组被设计成可抛弃的架构,模组遭到损毁时装甲部分能够强制排除,仅剩下背部的大型喷射背包。通常,统合军只有约5%的极少数机体在需要时加装该模组。

  QVF-11:统合军进行新式机动兵器性能测试的专用全尺寸靶机,由新星重工基于VF-11一般量产型开发,除了机体控制使用了人工智能系统(AI)外,所有的性能参数与VF-11完全相同。该AI并不具备自我学习能力,是一种纯粹基于作战资料数据库的简化类型,由操作员进行远程遥控,只要进入战斗状态就不会自行停止,直至机体损毁或由操作员发出中断指令。另外,该AI还能基于资料数据库中存储的超过10000份影像数据进行分析、辩识并跟踪250个战术目标,但是却无法区分本体所受到的程度相当的攻击,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对己方机体的误击事故。


[VF-14篇]

  通用银河公司,一个新建立的以开发新型航空宇宙专用作战机体为主要业务职能的大型军工企业,是新星重工的主要竞争对手。VF-14作为通用银河的第一种高性能战斗轰炸机,被命名为“Hunter”,设计目的是取代现役的VF-4“Lightning-Ⅲ”。A.D2021年,方案立项,在所提交审核的设计方案中可以发现,该型机体部分参考了VA-3“Invader”战术轰炸机,所不同的是,拥有比VA-3更好的格斗性能。与VD-4相比,具有火力强、携带武器多样化、更能经得起战损等优点——>

  动力系统,2台Shinnakasu/P&W/Roice FF-2770热核反应引擎使得机体拥有10000米高度下3.8+马赫、10000~30000米高度9.0+马赫、30000米以上高度17+马赫的高速,在不加火箭推进器时可达到38000米的升限,可自力到达卫星轨道高度,配合多个P&W HMM-5A小型姿势调节喷嘴提供了额外的宇宙机动性;武器系统,除了继续沿用GU-11型加特林炮外,还包括了5具(共40枚)近距离格斗飞弹发射器、2具(共16枚)中程飞弹发射器、6具远程飞弹发射器、一对头部镭射炮和两对中短距离格斗用小型镭射炮;防护系统没有太大的变化。

  A.D2025年,VF-14开始量产并配备到守备基地与移民船团中(主要是Megaroad-13),包括A型(标准量产型)与T型(双座训练型)两种。然而,由于A.D2030年统合军削减预算和内部改组等方面原因,最终决定采用成本低廉且泛用性更好的VF-11作为VF-4的替代型号。

  但是,VF-14的历史并未因此而结束。A.D2025年,以Megaroad-13为旗舰的超长距离移民船团在到达接近银河系中心的拉古斯星系第四惑星附近的宙域时消失,后来经Macross7移民船团调查得知,Megaroad-13在对第四惑星的勘察中遭遇Protodeviln,全员受控于Protodeviln的精神支配,并受到Varuta系统洗脑,Protodeviln得到了所有技术资料,利用这些资源建立了Varuta军,经过改造的VF-14也就成为了受Protodeviln支配的Varuta军的主力机体,不但装备有精神能源吸收系统,而且各方面的战术性能远远优于Macross7移民船团装备的主力VF-11。包括FZ-109“Elgerzorene”和AZ-130“Pantserzorene”两种改进型,由于已超出了统合军机体范围,因此这里不作阐述。


[VF-17篇]

  VF-4与VF-X000的“高低搭配”在实践中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也为统合军的决策提供了依据。为了与通用量产型的VF-11形成对比,统合军决定在现有部队的基础上以皇牌飞行员为骨干组建一部分精英分队,作为中坚力量,因此需要装备一种性能比VF-11要高的新型机体。由通用银河公司负责开发,A.D2026年,编号为VF-17的新型Valkyrie开始设计。但是由于该型号属于新构想的初尝试,需要对大量技术难题进行攻关,因此直到A.D2035年才开始了原形机的飞行测试。随后于A.D2037年投入小规模量产,并以其黑色涂装与隐形特性被命名为“Nightmare”。型号上,主要分为A型(最初量产行)、C型(强化航电系统型)、D型(标准化量产型)、E型(由D型加装预警雷达系统的预警侦察型)、S型(指挥官专用型)和T型(以D型为基础的双座训练型)。配备上,各移民船团、殖民行星、守备基地和轨道舰队大多只分配到6~12架,并且作为皇牌飞行员的专用机。

  这是一种以执行特殊作战任务为目的的宇宙拦截专用隐形攻击机,以牺牲部分空力特性、运动性、加速能力,并将各种外挂直接整合入机身,换取攻击力、防护力与机动性的提高,虽然由此非流线型、重型设计产生了机体在大气环境下的不适应性,但是出色的单机性能仍然获得了相当高的评价——>

  动力系统为2台Shinnakasu/P&W/Roice FF-2100X热核反应引擎,虽然10000米高度下仅为1.0马赫,但是却能实现10000~30000米高度4.0马赫、30000米以上高度21+马赫最高速度,同样能自力到达卫星轨道,配合超过30个的P&W HMM-6B型姿势调节喷嘴,使得机体轻易地超越了VF-11的宇宙机动性能;武器系统得到了很大强化,除了传统的头部小型镭射炮外,主武器包括1门采用隐形长身管设计的7管加特林炮、2门装备在胸部(驾驶座舱两侧)的中型镭射炮、2门装备在双臂的双向粒子炮,以及位于双肩的4套小型飞弹发射器,提供了更高的射速与更为密集的单机火力;防护系统通过两种形式得到增强,即外部隐形处理和加装“Howard”PBS-03F“Pinpoint Barrier System”(A.D2045年~A.D2046年装备),配合厚重的外装甲,即使能够好不容易发现这种隐形机也难以将其击毁。

  其它的一些新设计:S型附加了1具高能粒子炮模组,这是通用银河开发的一种便携式火力增强装备,包括了高能粒子炮本体和高密电容器,该模组内置于腿部弹舱中,需要时与加特林炮的身管膛体部分替换,虽然只能发射一次,但是足以击穿多数机体的装甲;驾驶座舱首次采用了大视角的准360度全方位可视化设计,与所有早期机体的伪360度座舱相比,搜索视野范围更加广阔,可谓是Valkyrie座舱设计史上的一次革命;专用型Fast Pack,喷射背包顶部装备有2门导向粒子炮,腿部模组内置有2套12枚装小型飞弹发射器,有效弥补了单机飞弹装载数量不足的缺点,但是,处于机动性与隐形考虑,该型Fast Pack只有在特殊需要时才装备。

  另外,出于组建“Sound Force”的需要,以VF-17T为基础开发出了VF-17T Custom,作为“Sound Force”的3号机,投入到与Protodeviln的对抗中。虽然同为改装型号,但与队中其它2台机体相比,VF-17T Custom所做的修改最少,大部分沿袭VF-17标准型,只有头部与驾驶座舱为了配合歌声能源系统而做了较大改装,操作平台更换为键盘型控制系统,主武器也更换为基于歌声能源系统的扬声弹发射枪与声场扩音器。该机体与专用的Sound Booster对接后能够使歌声能源系统发挥最大效能。在与Protodeviln的最终较量中,该机体未受到太大损害,战后重新修复并继续作为“Sound Force”的成员专用机。


[《超新星计划》中的试作机]:

  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进入30年代后期,作为统合军的主力机体,VF-11“Thunderbolt”已显得相对过时,部分性能指标明显不能跟上战场需要,统合军需要开发一种新型机体取而代之,这就是A.D2039年《超新星计划》(Project Super Nova)的主要内容,目的在于通过由两个大型军工企业的竞争选拔出可以作为VF-11替代型号的统合军下一代主力作战机体。

  殖民惑星伊甸,距地球11.7光年。刚开始投入使用的伊甸防卫基地——新爱德华兹——则同时兼具飞行测试中心。两家公司的试作机同时在该中心开始了最后的竞争,一种是由新星重工负责开发的YF-19,共生产了6架,总设计师是新星重工的“天才儿童”——Yan Newmann;另一种就是通用银河负责开发的YF-21。

  [YF-19篇]

  YF-19在整个测试阶段的始终都被问题与灾难所困绕,由于该试作机在操控方面具有相当大的难度,损毁事故频频发生。A.D2039年,新星重工首次展示了1号机,随后移交新爱德华兹飞行测试中心开始测试。不幸的是1号机在第二次试飞时坠毁,飞行员死亡。随后送来的2号机也在首次飞行时失去平衡,所幸机腹着陆避免了坠毁的命运,但也被送回了工厂。翌年,构造/机构试验用的3号机连同修复后的2号机(此时被命名为“Alpha One”)被送回飞行中心。同时,随着“天才试飞员”——Lt.Isamu Dyson中尉的到来,YF-19也重新开始了测试。但由于测试过程中与YF-21摩擦不断,更因A.D2040年的X-9“Ghost”无人战机的开发成功,《超新星计划》一度中止,随后,YF-19(2号机)与YF-21被怀疑和同年在地球发生的“Sharon Apple事件”有关,受到了禁飞处分。但后来因为X-9的残骸在Macross都市附近被发现,两机的停飞处分撤消,《超新星计划》得以重新开始。

  A.D2040年11月,为了考察Fighter形态时的气动特性,新星重工在新爱德华兹投入了4号机进行了恢复飞行后的首次测试。翌年,为进行速度测试,在机体后部防盾上安装防尾旋伞,并得到了良好的测试结果。搭载了各种气流控制系统的YF-19在可操控性方面,反应快且稳定,使得4号机以证明YF-19拥有许多难以置信空气力学特性而闻名于世界。

  同年,《超新星计划》以YF-19的胜出告终,YF-19的测试也向量产型的开发方向变更。由于已决定作为统合军的主力机体,必须将其在各种环境下的通用性考虑在内,特别是出于殖民行星伊甸和地球的大气组成及气压等不同的考虑,有必要在地球环境下进行性能确认。以此为前提,YF-19的6号试作机被送往地球,在统合军北美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开始了地球环境下的测试。测试项目主要是动力系统和武器系统,特别是Battroid形态下的引擎特性和对加特林炮的处理确认,因此,和以往的试作机相比,由于要进行频繁的变形,整备所需的时间比其它机体要长。在最终阶段的一次对Battroid形态下的加特林炮测试中,发生了卡弹事故,引发的加特林炮爆炸将机体双臂炸飞,不过由于机体构造坚固,试飞员没有受伤,但是机体已经无法使用了。

  主要性能参数——>

  动力系统,2台Shinnakasu/P&W/Roice FF-2500E热核反应引擎提供了10000米高度下3.5马赫,10000~30000米高度5.1马赫、30000米以上高度24+马赫的最高速度,同样能自力到达卫星轨道,配合多个P&W HMM-6J型姿势调节喷嘴,使得机体获得了优越的宇宙机动性能;武器系统,除了头部的“Mauler” REB-30G小型防空镭射炮外,主武器包括1门“Howard”GU-15型加特林炮,该炮采用了不同于传统设计的后备弹荚模式,有效提高了单机载弹量,胸部装备有2门“Mauler”REB-23型近战用镭射炮,机身设有多处外挂点,可实现多种外挂组合——6枚中距离机动飞弹/6枚远距离对舰飞弹/18枚“Bifors” SRM/BMM-24中程飞弹/30枚近距离格斗用飞弹;防护系统,主要通过外部隐形处理、加装“Howard”PBS-03F“Pinpoint Barrier System”和近身格斗专用护盾、机体结构采用抗弹设计等多种方式使得战场生存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额外装备——>

  出于进行超长距离机动作战的考虑,设计有专用的Fold Booster;此外为增强战斗力,能够加装NR-BP-19型或NR-BP-19-SES型背部模组、NP-FB-19型腿部模组、NR-ARFB-Y1特殊装备模组。


  [YF-21篇]

  虽然与YF-19均为同期试作机,但通用银河采用了与新星重工不同的设计策略,走的是“精品”路线,这显著地反映在YF-21的设计上,尤其是飞行系统方面包含了相当成分的杰特拉帝技术,如惯性矢量控制系统就采用了一种被称为“Quimeliquola Quaedlunn-Rau”的软性格斗装甲,这种“背道而驰”的技术使得YF-21具有类似于杰特拉帝单兵战斗服的部分特点。当然,作为统合军的新型机体,人类科技仍然不可或缺,特别是搭载了能够吸收各种雷达/电磁波的新型隐形系统。然而,YF-21最大的特色是搭载了BCS(Brainware Control System,脑波控制系统)和BDI(Brain Direct Imaging System,脑指令成相系统),这是统合军机体控制设计史上的重大革新,通过两套系统的协调运作能够使机体具有与飞行员的思维同步的反应速度,不过,由于操控方面的复杂性,该系统只能由少数经过严格选拔的飞行员使用,而且初期测试中还暴露出诸如容易受到飞行员情绪变化影响导致机体失控等的协调性问题,其中包括通用银河的首席试飞员Guld Boa Bowman。

  在通用银河的两部YF-21试作机中,1号机采用的是常规控制系统,而搭载了BCS和BDI的2号机则被送到了新爱德华兹飞行测试中心开始测试,并被命名为“Omega One”。由于试飞员之间的感情问题导致了一系列违令事件,加上X-9“Ghost”无人战机的开发成功,《超新星计划》一度中止,YF-21被迫封存入库,试飞员编入后备役。但随后为了阻止“Sharon Apple事件”,2号机投入了与强大的X-9的对抗中,并在消灭X-9的同时最终损毁。

  A.D2041年,《超新星计划》最终以YF-19的胜出告终,不过并不意味着通用银河与YF-21的失败,数年后,基于YF-21的1号试作机的量产型新锐机体——VF-22开始配备到部分精锐的特种任务部队中去,不过是后话了。

  主要性能参数如下——>

  动力系统,2台Shinnakasu/P&W/Roice FF-2450B热核反应引擎提供了10000米高度下3.5马赫,10000~30000米高度5.06马赫、30000米以上高度25+马赫最高速度,通常情况下能以5~6马赫的速度执行巡航任务,同样能自力到达卫星轨道,与YF-19一样配备了多个P&W HMM-6J型姿势调节喷嘴,从而使机体获得优越的宇宙机动性能;武器系统,除了头部的“Erlikon”AAB-7.5型小型防空镭射炮外,主武器采用了与VF-17相似的部分设计特点,包括2门采用隐形设计的“Howard/General Dynamics”GV-17型加特林炮,双臂前端装备有2门“Mauler”REB-22型近战用镭射炮,此外4组内置弹舱中可装载48枚“Bifors” BML-02S全领域高机动小型飞弹;防护系统,主要通过外部隐形处理、加装“Howard”PBS-03F“Pinpoint Barrier System”这两种方式来提高防护水平。

  额外装备——>

  与YF-19一样,根据《超新星计划》的要求,出于进行超长距离机动作战的考虑,设计有专用的Fold Booster;此外为增强战斗力,能够加装NR-BP-19型或NR-BP-19-SES型背部模组、NR-ARFB-Y2特殊装备模组。


[VF-19篇]

  众所周知的,《超新星计划》以YF-19的最终胜出结束,A.D2042年~A.D2044年,统合军开始了量产型VF-19的小规模试生产,以“Excalibur”(传说中的亚瑟王神剑)命名的VF-19在生产初期有5种型号,分别为A型(单座训练型)、B型(双座训练型)、C型(单座高机动型)、D型(双座高机动型)、E型(多功能指挥型)。由于制造工艺复杂,因此不得不取消了大规模的量产计划,而在已生产的机体中除了一部分继续用于科研、转换训练外,其余的都配备给了执行特殊作战任务的一线作战部队。特别是A型和B型,拥有和原型机YF-19相近的空中性能,对飞行员的要求相当高,而且造价高昂,因此只能以小规模的装备数配备给统和军的精英部队。

  不久,以适合于普通作战部队使用为目的的F/G/S三种型号也被统合军定为主产型号而开始投入大规模量产。量产初期的A.D2044年,在Macross7移民船团中即配备了3架(包括1架S型和2架F型),以此为基础组建了特殊作战小队“Emerald Force”,这些型号的最大特点是进一步加强了飞机的可操控性、稳定性和降低了生产成本,因此这些型号比较容易驾驶,但在机动性能方面却不如早期的5个型号。与此同时,在新旧两种主力机体的更新过程中,大量的VF-11开始退役,并对VF-11系列的较新型号VF-11C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比如换装更大推力的发动机,安装新型的火控和探测系统,使其拥有和VF-19相同的武器搭载能力和数据交换能力。改进后被称为VF-11E,而剩余的另一部分VF-11C则被部署到了各移民行星,代替已服役很久的VF-5000等机型,以充实防卫力量。此外大部分快到飞行寿命的VF-11B则全部废弃和销毁。

  关于这种总产量最终达到3584架的高性能新型机体的主要性能参数如下——>

  动力系统,与原来YF-19上使用的热核反应引擎不同的是,A型和F型换装了2台Shinnakasu/P&W/Roice FF-2550F热核反应引擎,而在S型上则是2台Shinnakasu/P&W/Roice FF-2550J,提供了10000米高度下3.5+马赫,10000~30000米高度5+马赫、30000米以上高度25+马赫的最高速度,而通常情况下是以2马赫的速度执行巡航任务,并能自力到达卫星轨道,另外通过换装P&W HMM-7型姿势调节喷嘴,使得机体获得了不亚于原型机的优越宇宙性能;武器系统与防护系统方面与原型机的YF-19基本保持一致。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出于加强稳定性和可操控性的考虑,在F型与S型上取消了前置副翼,并且采用了增大翼幅面积的不同设计,使得这两种型号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额外装备——>

  与原型机一样能够进行超长距离机动作战,设计有专用的Fold Booster;此外增加了可选的背部模组的类型,除了原型机的NR-BP-19型和NR-BP-19-SES型外,还能加装NP-BP-10型和NP-BP-12型两种背部模组,而腿部模组和特殊装备模组则使用与原型机一样的型号。

  其它的改装型机体还有采用红色全身涂装并被命名为“Fire Valkyrie”的VF-19改,作为“Sound Force”的1号机,投入到与Varuta军和Protodeviln的对抗中。其中,头部、肩部与驾驶座舱为了配合歌声能源系统而做了较大改装,操作平台更换为吉他型控制系统,主武器也更换为基于歌声能源系统的扬声弹发射枪与声场扩音器。该机体与专用的Sound Booster对接后能够使歌声能源系统发挥最大效能。在与Protodeviln的最终较量中,该机体完全损毁。


[VF-22篇]

  由于在《超新星计划》中作为先期试作机的YF-21在与YF-19的竞争中失败,使得通用银河不得不接受的一个事实就是,统合军下一代主力作战机体的量产许可和定单由新星重工获得。但是通用银河的工程师们不愿轻易放弃这种优秀的次世代机体,出于在原型机的2号试作机上使用BCS与BDI系统在安全系数上的不确定性考虑,他们以搭载普通控制系统的1号试作机为蓝本对原型机的设计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优化,通过使用传统的头顶式球型遮罩投影机配合及其它附加屏幕扩大了飞行员的视野,同时还额外设计了两个内置的武器格纳舱,使得机体能在不降低自身隐形能力的前提下搭载更多的战术弹头。不久,经过一系列测试后的改进型试作机YF-22被交付到了统合军审批部门手上,并于A.D2042年12月通过装备特殊勤务部队的提案,量产编号为VF-22,并被命名为“Strumvogel”。

  不过很可惜,虽然作为统合军中最先进的作战机体,但并实际上没有明确的量产计划,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居高不下的成本问题,大大超出了计划预算,因此围绕是否对该机体进行量产的问题,在军方高层内部出现了很大的争议。许多高层人士认为凭借新型的VF-19出色的性能,完全有能力取代VF-22执行特殊作战任务,主张取消VF-22的量产计划,而军方主要负责人也对这种造价高昂的机体在实战中能否起到突出作用表示怀疑。当然,作为制造商的通用银河也没闲着,他们此时正不断努力降低机体的生产成本以求获得军方的认可和定单。

  最后,统和军还是决定以小规模的装备数在一部分特种部队中配备VF-22,但只有S型一种型号,同时决定对现役的特种作战机体VF-17D进行改良,主要目标是强化VF-17D的对地和对舰攻击能力,包括换装新型反应引擎以提高机动性和在大气环境下的灵活性,换装新型火控系统和雷达系统,使用更为先进的隐身涂料等,这些措施使得VF-17能更好地与VF-22S进行协同作战。改进后的VF-17D被称为VF-17E。

  A.D2046年2月,在Macross7移民船团准备对拉古斯星系第四惑星Protodeviln的据点进行突入作战前夕,在得到军部特批的前提下生产了2架VF-22S,作为Battle7舰长Maximilian Jeinus和City7市长Miliya Jeinus的专用机,分别采用了蓝色和红色的涂装。鉴于VF-22S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有望在不久的将来作为主力机体投入批量生产,以替换现有的老式型号。

  这种命运坎坷的新锐机体有着不亚于原型机的高性能,在某些方面甚至强于原型机——>

  动力系统,与原型机一样,使用了2台Shinnakasu/P&W/Roice FF-2450B热核反应引擎,不过却提供了10000米高度下3.5+马赫,10000~30000米高度5.06+马赫、30000米以上高度22+马赫最高速度,武器系统和防护系统方面与原型机大部保持一致的水准,不过,为了强化火力,在武器系统方面作了不少改良,将双臂前端装备的近战用镭射炮换装为2门“Mauler”REB-22B型,两个内置的武器格纳舱可以装载1~2枚“Planet Buster”反应弹,此外于A.D2047年前后将部分VF-22S的GV-17型加特林炮换装为威力更大的光束来复枪。

  额外装备方面,除了在原型机上通用的原有模组外,还能加装NP-BP-10型和NP-BP-12型两种背部模组。


离线
马克螺丝加农
(Arksyz)
所 属:联邦
等 级:上尉
帖 数:544
EXP:1484
 
发表时间:2003/10/22 9:27:00

不知道AE是否接受Gundam以外的论文,这是我7月份写的,放在伊甸论坛当了几个月的靶子,反映冷淡,现在拿出来献丑了,不足之处望高人指点。如果AE不接受就扔到动漫区吧。


离线
牛腩粉与朱古力
(dj12)
所 属:联邦
等 级:上尉
帖 数:1910
EXP:1625
 
发表时间:2003/10/22 10:11:09

很详细啊,如果能配上图片就更好


离线
绝不退缩,誓死效忠女王陛下的小扎
(ms06zaku)
所 属:奥布
等 级:二尉
帖 数:4660
EXP:1037
 
发表时间:2003/10/22 11:05:58

好东西啊,建议加精华区。


离线
David Lee
(AD19840304)
所 属:阿纳海姆
等 级:助理工程师 Lv 3
帖 数:14204
EXP:2554
 
发表时间:2003/10/22 12:00:56

我顶!!这样的东西很全啊, 不过3000也有G形态


离线
黑武士
(julian_zhao)
所 属:吉恩
等 级:上尉
帖 数:584
EXP:1657
 
发表时间:2003/10/22 15:48:19

火力方面,配备的1门12.7毫米Gsh-231机载航炮


这个……真是12.7mm就只能叫枪了……


离线
伊頭 神作
(Karlon)
所 属:吉恩
等 级:上尉
帖 数:990
EXP:2331
 
发表时间:2003/10/22 19:08:56

其实………………………………
























AE里有更详细的
不过是分开


离线
最近经常泡在女仆咖啡店的女仆控雷德
(huangxihua)
所 属:SIDE
等 级:NT Lv 8
帖 数:981
EXP:542
 
发表时间:2003/10/22 21:11:34

日本人的说法是12.7MM以上(含12.7mm)都叫炮




在机战里面,VF战机装甲太弱了


离线
T-Sniper
(taciturn_sniper)
所 属:奥古
等 级:中尉
帖 数:66
EXP:641
 
发表时间:2003/10/23 21:17:33

觉得这12.7这个口径太小了,在二战中就表现出火力不足(P40挺12.7干不过零式两挺20)看来只能作为辅助兵器和"FMD"(战机导弹防御系统---自创)的组成部分

TO楼上的:这里不方便说机战...
TO楼主:看得出我是谁吗(其实不熟)?

[被 snip(taciturn_sniper) 于2003-10-23 21:20:45修改]


离线
急疯的狼
(Wonderful)
= 急疯的狼 君 =
所 属:阿纳海姆
等 级:工程师 Lv 3
帖 数:3137
EXP:15041
 
发表时间:2003/10/23 21:28:24

零式的优势是因为机动性而不是火力。
米格-15装备1门37mm2门23mm航炮,F-86装备6挺12.7机枪。
朝鲜战场上的苏军航空兵一开始遭遇F-86还受到不小的挫折,后来总结经验是不要接近600米以内,然后才有后来的战果。


离线
T-Sniper
(taciturn_sniper)
所 属:奥古
等 级:中尉
帖 数:66
EXP:641
 
发表时间:2003/10/23 21:33:02

口径大会不会造成弹道性能变差?600米外的精度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以上为疑问句,非反问句)


另外这是不是也说明了12.7在600米外效果不好呢?

[被 snip(taciturn_sniper) 于2003-10-23 21:41:08修改]
[被 snip(taciturn_sniper) 于2003-10-23 21:43:00修改]
[被 snip(taciturn_sniper) 于2003-10-23 21:43:15修改]
[被 snip(taciturn_sniper) 于2003-10-23 21:43:29修改]


离线
马克螺丝加农
(Arksyz)
所 属:联邦
等 级:上尉
帖 数:544
EXP:1484
 
发表时间:2003/10/24 0:56:04

下面引用 David Lee(AD19840304)在2003-10-22 12:00:56发表的内容:
我顶!!这样的东西很全啊, 不过3000也有G形态



诶?真的?汗,我观察不足,一直以为VF-3000腿部采用伸缩变形设计不能做GERWALK形态那样的弯曲~

另,楼上的朋友是哪位?抱歉,我想不起来呀。


离线
David Lee
(AD19840304)
所 属:阿纳海姆
等 级:助理工程师 Lv 3
帖 数:14204
EXP:2554
 
发表时间:2003/10/24 12:07:43

仔细看清楚



离线
Nightkid:郁闷...
(bjf)
所 属:吉恩
等 级:少校
帖 数:336
EXP:3031
 
发表时间:2003/10/24 13:36:38

紧急上浮中,超强啊,楼主!^^偶的最爱之一!


离线
最近经常泡在女仆咖啡店的女仆控雷德
(huangxihua)
所 属:SIDE
等 级:NT Lv 8
帖 数:981
EXP:542
 
发表时间:2003/10/24 15:30:52

下面引用snip(taciturn_sniper)在2003-10-23 21:33:02发表的内容:
口径大会不会造成弹道性能变差?600米外的精度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以上为疑问句,非反问句)


另外这是不是也说明了12.7在600米外效果不好呢?

谁说12。7MM600米外效果不好的????看看M2HB,M82A1吧


离线
q1
(hw_wei)
所 属:联邦
等 级:少校
帖 数:1993
EXP:3000
 
发表时间:2003/10/24 16:10:32

苏军的Mig-15之所以初期损失大,主要是对F-86的水平机动性能非常优越。而且Mig-15的37毫米炮炮弹的质量比23毫米的要重,但出速却一样,这就造成在远距离攻击时容易出现散射现象,再加上水平机动性能不佳。很多美军飞行员发现在进行水平机动时,米格机的炮弹经常呈大面积散射,根本不能威胁到美机。于是苏军要求飞行员,利用Mig-15的垂直机动性的优势,从下方截击,一击脱离,并在600米左右射击,这样炮弹不会散射的很厉害。相反老美的12。7子弹弹道质量很好,远战时命中精度很高,但威力也很低。后来一般每5发12。7配1发燃烧弹,经实战表明威力——更差……。从此美军的战斗机彻底放弃了机枪。


离线
最近经常泡在女仆咖啡店的女仆控雷德
(huangxihua)
所 属:SIDE
等 级:NT Lv 8
帖 数:981
EXP:542
 
发表时间:2003/10/24 16:13:27

不过现在1。7机枪配备钨芯穿甲弹后成为步兵战车和轻装甲目标的威胁


HP:100 | 气力:100 页码:  1

 

广告业务 | 网页制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合作

——————————————————————————————————————

Copyright (C) 2001 中国机动战士联盟MSL( http://www.cnmsl.net ) , All Rights Reserved

MSL是英文Mobile Suit League的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