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游客! 注册 | 登录 | 资料修改 | 用户必读 | 搜索 | 管理
奖罚日志 | 排行榜 | 精华区 | 废弃区
 阿纳海姆 〖版主: Mr.Wang(Mr_Wang) | 十年前是正太,五年前是小白(Old_Type) 〗
HP:100 | 气力:100 页码:  1
作者 主题:别处看到的,作者不祥·米洛夫斯基粒子科学及其应用
离线 炽天使·路西菲尔
(seraph)
所 属:阿纳海姆
等 级:工程师 Lv 3
帖 数:721
EXP:10817
 
发表时间:2001/8/12 12:30:00

米洛夫斯基粒子是由米洛夫斯基教授预言及证实其存在的。在UC时代,MS得以面世的最大原
因,就是因为发现了这种特殊的荷电粒子,及其应用理论很快得以确立之故。

米洛夫斯基粒子及其特质

在核融合炉及宇宙空间中进行核试验时,一种长时间持续的极端电波障碍在宙域中产生,科
学家在调查这个现象时,却发现了一种元粒子(基本粒子)—米洛夫斯粒子。

这种粒子,当荷有正或负的荷电状态时,具有静质量几乎是零的特性。当将之置于足够的密
度状态之下,它们就会排列成立方格子状。

最初,这个特质并没受到注意,但是,其后却引发出重大的技术革新。

而当中最大的成果,就是研制出为MS所采用的新型核融合炉了。

正如前面所述,核融合炉在运作时,会产生大量的辐射。而遮隔这些辐射,必须建造非常庞
大的设施。宇宙船不能尽量小型化的原因,就是因为要在船内建造巨大的设备,用以遮隔炉心放
出的辐射之故。

不过,应用了米洛夫斯粒子的磁场系统,却完全突破了既有的技术极限。

将米洛夫斯基粒子的立方格子压缩之后,为了压缩而加之的能量,会转换成表面上的质量。
各个粒子,会组成和质子差不多重量的立方格子,而这个立方格子会起着凝气阀(trap)的作
用,令He3和氘的原子核达到互相接近的至近距离。

而将这个性质加以利用,就可以制造出很容易产生核融合的炉,就是所谓的米洛夫斯基.伊约
内斯高型核融合炉了。

在这种方式下,不但可以密封发出爆炸性能量的炉心,更能令融合炉运作时产生的辐射能
量,成为超结昌相的立方格子整体的能量。而通过储积和放出这种能量,不但可以实现以前的核
融合炉不能做到的高效率能量转换,还能很容易地操控融合炉本身。

而且,这种型号的核融合炉(包括遮隔设备在内),不仅只占数立方公尺的面积,且能获得
比以往的核融合炉大得多的出力(不过,这也即是说,倘若MS受损,就非常容易引起爆炸了)。

但是,米洛夫斯基物理学带来的技术革新,并不是仅此而已......

米洛夫基的魔术粒子


由于可以有效地干扰雷达和电子仪器的运作,米洛夫斯基粒子令战争进入了MS的宇宙格斗战
时代。而太空母舰的「反重力」飞行亦建于—「米洛夫斯基缓冲垫」之上。此外,还有米洛夫斯
基核融合引擎的机械结构也值得一提。

米洛夫斯基缓冲垫的应用

UC世界最初的能量源,是来自巨大的太阳发电卫星(SPS)的发电板。其后,转用了便宜的核
融合炉来发电。

所谓核融合,精确来说,即是氦3/重氢(deuterium,又称氘)型热核反应堆。这种炉,粒子
的数目在前后是不变的,故正式来说不能叫「融合」。

那么,跟现在研究中的重氢/三重氢核融合相比,这个反应炉在哪一方面优胜呢?答案在于它
不会产生中性子—在电磁上不可遮隔的辐射。由于它的生成物皆负有电荷,故在能量转换和遮隔
放射能方面,都会比较易。

不过,在地球上并不存在可供利用的氦3。但是,换了是宇宙的话,就......

在U.C.世界中,氦3采自两个地方。其一是月球的粉沙,它藏于比地面略深的地层中。太阳风
把氦3带来月球,积聚于地层中,含量虽少,但仍可利用。其二是采自木星的大气层,因为当中含
有大量的氦3和重氢。采得后就运往地球和月球使用。

在UC世界,建造热核实用炉时,最初是用由从月球粉沙提炼出来的氦3,其后,木星丰富的资
源就成为了新的采集对象了。不过,在这个阶段,只懂得制造非常巨大的热核反应堆。

突破这个限制的,是居于SIDE 4的Y.T.米洛夫斯基—一位引发物理学革命的人科学家。

米洛夫斯基粒子,是在研究开发小型热核反应堆时被发现的。其实,米洛夫斯基理论已预告
过它的存在,但一直不为学界重视而已。不久,这一先知亦曝光了。

米洛夫斯基粒子的静止质量几乎是零,并带有或正或负的电荷。在粒子间会产生一种叫做
「T-force」的反向力(斥力),在般的空间中,它会急刻地扩散,令正负粒子形成规则排列的立
方格子。这个立方格子场—I力场(或称I-Field),能够干扰波长由红外线(或类近波长)至超
长波之间的电磁波传送,故亦可引起电子回路发生故障。

由于I力场的质量是零之故,它可穿透一般的物质,但水、土地、金属、碳等具导电性的物
质,却难于穿透。而在一年战争时,它曾被局部地利用过。那就是所谓的「米洛夫斯基缓冲垫」
了。

只要在低空飞行的宇宙飞船—如太空母舰之类—下面,经常撒满大量米洛夫斯基粒子,由于I
力场不能穿透宇宙飞船和地面,它就会制造出像气垫船那样的软垫效果。不过,它在高空却没有
这种效果,加上连装置了大输出功率试用炉的太空母舰也会感到输出功率不足,在效率过低的因
素下,后来,这个方法就没有怎样被实际应用了。

不过,在宇宙飞船冲进大气层时,「米洛夫斯垫」所起的保护作用却受到注意。在冲进大气
层时,由于大气受热形成的等离子体(Plasma),会在船身与等离子体之间压缩,起着受热和受
冲击之下的缓冲作用。

超小型热核反应堆与米加粒子炮


米洛夫斯基.伊约内斯高型热核反应堆,是一种触媒热核反应堆,它利用受磁性压缩的I力场
的超结晶格子变成。当I力场受到压缩时,米洛夫斯基粒子会应压缩度,增加外观上的质量,最
终,其重量会变得跟正质子或负质子差不多。之后,在这个格子中注入氦3和重氢的等离子体。

其实,在结晶中只注入等离子体,在同等的物理性压力下,能实现多位数的原子核密度。在
跟I力场结构近似的金属中,向氢施以导流,就算没有沉重的耐压筒,也可以达玫与储存大量氢的
相同效果。

此外,这时,荷上负电的米洛夫斯基粒子,会形成拟似原子,在氢3和重氢的原子核周围,像
普通原子核的电子那样回旋。在这种情况下,米洛夫斯基粒子的重量会达到电子的二百倍,故回
旋半径会因应缩少。于是,一种极为小型的拟似原子就诞生了。

另一方面,I力场会令格子缺损急速回复。这时,由于T-force在拟原子身上也会起作用,给
弹开的拟似原子只能通过极狭窄的领域(channel)—即排列整齐的米洛夫斯基粒子的间隙。

故此,氦3拟似原子和重氢拟似原子冲突的比率就大得多了。

冲突的结果,只限于一瞬间,由氦3/重氢组成的拟似分子就会应运而生。由于它们是由小型
化的拟似原子组成的,故此,在这时,拟似分子内的核与核之间的距离就会缩得短了。

妨碍核和核的合体,再分裂反应,由于核与核之间互相排斥,到达被称为「库仑障壁」的临
界距离之故。通常,要突破这种障壁的话,需要超高压和超高热,但这种拟似分子却可轻易做
到。

在拟似分子产生的极短的一瞬间内,「库仑障壁」遭到突破,两种核在融合,再分裂的同
时,会放出膨大的能量。

其实,跟这个很相似的核反应,在1950年已为人们所知。当时,代替米洛夫斯基粒的,是负
电荷的m介子(muon)。只要选取氢与氢,或重氢与三重氢作为燃料,就会形成跟氢分子相当的、
较安定的拟似分子,所以就算没有超结晶格子,也可以做到低温下的核融合反应。

这个触煤核融合效果(后来,小行星撞地球引致恐龙绝种的学说,令这种核融合效果更广为
人知),是由诺贝尔得奖者卢尔.W.阿尔瓦雷斯(Luis W.Alvarez)的研究班发现的,包括安德
利.萨哈诺夫(Andrej Sakharov)等科学家在内,曾多次想将这种核融合效果实用化,但基于能
量回收率的问题,结果所有计划都只好弃。

但米诺夫斯基给这个遗忘了的学说带来了新的曙光。

当正、负电荷的米洛夫斯基粒子的I力场压缩率超过了临界点之后,粒子间的融合,会形成中
性的、表面上质量极大的米加粒子。电磁性地压缩了的米加粒子,从这里得到解放之后,就会将
位能(Potential Energy)转换成速度,形成中性的、极高能量的光束(Beam)。

有关开发这种雷射炮的前因后果,和令MS也可装上拥有战舰巨炮输出功率的「能量CAP」,而
这里想强调的是米加粒子光束的防御突破能力。

在UC世界,对X射线及伽马射线,可用毫微工学(Nano-Technology)应用的广带域伽马射线
镜;而对雷射光,则可用临界米透体涂膜,来作有效的防御手段。此外,在1970年代受到注目的
荷电粒子光束武器,不单易受到自然电场和磁场的影响,如果只限于脉冲状的话,还可利用诱导
电流来作电磁防御。

即是说,米加粒子炮做不成矛却有盾的功用,为停滞不前的战争技术世界带来了根本性的变
革。不过,要是能用「能量CAP」去作封锁的话,米加粒子的偏向在原理上也并非不可能的。

在一年战争末期,具有光束偏向性能的MS登场了。不久,I力场在「高达」廷续系列中,逐渐
变成仿如科幻小说中的万能壁迭了。






我就是那黎明的晨熙之星,光辉的象征,神圣的炽天使路西菲尔!
HP:100 | 气力:100 页码:  1

 

广告业务 | 网页制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合作

——————————————————————————————————————

Copyright (C) 2001 中国机动战士联盟MSL( http://www.cnmsl.net ) , All Rights Reserved

MSL是英文Mobile Suit League的缩写